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Project Management (2021 fall)
人員組成:13人(法國 x5, 日本 x3, 中國 x2, 智利 x1, 西班牙 x1, 台灣 x1)
課程安排:
整個課程我們有5組的老師,每兩週換1組。我們先從一個專案做起,將我們選定的專案從開始的發想、到後續的規劃、執行、追蹤控制、以及最後的結束。全面的去練習建立一個個管理所需的文件,包含如:Project Chapter, Project kickoff, Requirement management plan, SOW, WBS…等等。經過學習管理一個專案後,課程會再進一步的帶大家練習如何同時管理多個專案,必要文件上該怎麼整合。課程的最後則是討論如何的管理國際化小組,探討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對於管理上各方面的影響,同時也鼓勵不同國家的同學可以代表自己的國家現身說法。講者多數都是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老師,有在GE擔任專案管理的主管、也有曾待在FBI超過15年管理經驗的老師、甚至有一位還曾是波音公司北美區的VP。
課堂方式:
每個老師要求會略有差異,不過模式大致會是每天回家都需要看幾段的影片,而上課老師會用1-2小時不等的時間去把影片內容講過一次並分享個人的經驗,同學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幾乎每天都有小組作業及分組討論要分組合作完成,而不定期的會有線上小考需要大家利用課餘時間去完成。大部分的老師傾向作業及討論在課堂時間就完成,而回家主要就是影片及小考。至於原文教材,課前曾詢問學校說一定要有,不過老實說課堂上會用到的機會不多。但是選用的原文書為專案管理中的聖經,所以有興趣研究更深的人,購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建議要買就買電子書,不然原文書的重絕對會是之後你不想帶的原因,你未來返台也能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重量。
班上同學:
在班上的人員組成來說,我們這班我是覺得還算多元,沒有一開始擔心一面倒的單一地區。而對於大家的背景來說,整體也是蠻多不同的,有不同領域的工程師、會計、財務、經濟、行銷……等多個領域的同學。大家來的目的都不盡相同,而因此每個人面對課堂的心態會有所落差。不過簡單可以分成有工作經驗(6)及尚未工作的交換學生或畢業生(7)。有工作經驗中的人,又會有來體驗或抽離一段時間的人以及強烈想留在美國(基本上就是為了之後OPT而來的人)。而大部分學生中比較多是自己學校與UCI有合作,而來短期交換 3個月居多。少部分是剛畢業已拿到offer,但在工作前來美國生活一段時間看看。
課程心得:
本身是理工背景,且有了幾年擔任工程師的經驗。在UCI ACP中,對於自己的背景上最直接且有相關的大概就是專案管理。而這個課程的收穫,我個人是把它分成三個部分:
1. 專案管理的相關知識及練習:這點取決於你的個人背景,若本身是商管背景,我可能就不會太建議修這門課,所學知識可能你在過去就已經有學過,深度會覺得太淺。不過若你並非此背景,課程主要可以帶你從頭到尾的跑過專案,讓你對於整個專案管理的大架構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讓你未來若要往管理階層去走時,能知道面對不同的情況,能有怎樣的文件或方式來協助管理。而若已有工作經驗的人,也可以有不一樣的角度去切入過去工作老闆們在管理上的選擇。
2. 如何與不同國家的人小組合作及討論:有別於台灣的上課方式,討論及作業都需要在課堂上立馬完成,這直接需要你在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老實說一開始其實蠻吃力,很多東西在當場討論的時候,未必能馬上通盤的理解及交流,導致在初期常常靠組上很罩的法國人在罩 。最好的例子大概是第一堂在做適性測驗的時候,很多的選項都不是自己熟悉的單字,瘋狂的google下,仍是最後幾個完成的人。不過後來藉由課前先預習課堂討論,然後嘗試先寫下一些自己想法再於上課討論的方式,整體而言改善了不少,後期大家在討論上,自己也能給出比較好的討論回答。過程中也學習到如何建立國際合作,從一開始建立,到合作初期的碰撞,最後建立屬於自己組的分工合作模式,其實還是蠻不一樣以及有趣的。
3. 自己對於一些處事態度及想法上的反思:過去對於任務常抱著永遠都還是差了些什麼,還沒完成的態度。因此作業跟討論需在課堂完成這件事,讓我練習先求有再求好以及有些事情做到80分就好的態度。在來是在與各國同學或老師的交流,可以發現很多事情的想法上確實可以體會到東西方人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這也讓自己有更開放的思考。比如說,在做我們專案排程的時候,在想法上很直覺的如果要有效率完成,就是週末會以輪休的方式去安排。不過才一提出來馬上被同組的法國人打槍,說一週工作就是五天,不能接受在週末安排工作。儘管只是假設性的在安排專案工作,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對於週末想法上很不一樣的差異。也意識到我被過去台美經驗荼毒很深,已認為輪班是正常的。